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3年  第3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太阳黑子的纤维结构
胡友秋
1983, 3(4): 261-268. doi: 10.11728/cjss1983.04.261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1]所发展的方法求解非轴对称磁静平衡方程,以解释太阳黑子的纤维结构。结果表明,在黑子半影区中的暗纤维对应着强磁场区。
Alfvén脉动的控制方程
涂传诒
1983, 3(4): 269-279. doi: 10.11728/cjss1983.04.269
摘要:
本文由磁流体力学方程组导出了行星际空间中不可压缩小尺度脉动的控制方程组。对这一组方程的讨论表明,在小振幅极限下,脉动幅度的径向变化可由通常文献中引用的Alfvén波在缓变磁流体介质中传播的WKB解来描述。当脉动幅度与平均磁场强度之比为有限值时,在一般情况下,控制方程中的非线性项不能略去,因而不能用WKB解来描述有限振幅脉动幅度的径向变化。这一结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在0.3—0.9AU实测Alfvén脉动振幅和谱的变化与WKB解不一致。在这组控制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定性的模式。将Alfvén脉动看作主要由许多具有不同波矢k的向外传播的有限振幅的Alfvén模式组成。它们在传播过程中将产生一级小量的波动。零级量与一级量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波能向高频区串级。零级量波动振幅的变化不仅受到太阳风慢变化的影响,而且受到这一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一模式可以定性解释主要的Alfvén脉动的观测事实。
1980年7月14日耀斑和磁流浮现模型
唐玉华, 许敖敖
1983, 3(4): 280-286. doi: 10.11728/cjss1983.04.280
摘要:
本文利用云南天文台耀斑Hα巡视观测、活动区白光照相及速度场资料,结合SMM的X射线资料和北京天文台的射电观测资料,对1980年7月14日日面3B级大耀斑进行了综合研究。对照耀斑过程的磁流浮现(EMF)模型,我们分析了活动区的形态变化特征,估算了耀斑释放的磁能、耀斑过程的特征时间及耀斑爆发时加速的电子总数和加速电子的平均能量。结果表明:(1)耀斑过程的EMF模型与观测结果基本符合,可以认为EMF模型能够较好地说明耀斑的物理过程。(2)根据对速度场资料及耀斑产生位置的分析,初步认为电流片可能位于速度中性线与磁中性线的交点处及其附近,或速度中性线与暗条的交点处及其附近[3]。(3)观测和计算表明,硬x射线爆是由电流片中加速的高能非热电子所产生,而软X射线爆则由耀斑区的高温等离子体的热轫致辐射所产生。
倒V电子沉降通量能谱的理论计算
刘振兴, 黄迎雷
1983, 3(4): 287-294. doi: 10.11728/cjss1983.04.287
摘要:
沿极光区磁力线大约在2000公里到80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存在着一个等离子体湍流和大尺度平行电场的加速区。沿磁力线运动的等离子体片中的电子通过此加速区时,受到等离子体湍流和平行电场的共同作用,形成电子沉降的倒V结构。从一维准线性的动力学方程出发,导出了沉降电子通量的能谱方程,得出了电子通量能谱的理论公式。对等离子体湍流和平行电场对沉降电子能谱的影响作了分析和讨论。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可以解释目前观测到的某些基本现象。
离子迴旋波的参量激发
王元殿, 李芳
1983, 3(4): 295-299. doi: 10.11728/cjss1983.04.295
摘要:
本文分析了极光区上空以低混杂波作为泵波激发静电离子迴旋波的可能性,并计算了增长率。结果表明,当泵波较强时(峰值100mV/m)增长率可达0.5ωci,大于电流驱动不稳定性及离子束流不稳定性等线性理论所可能期待的增长率。从而在某些情况下,离子迥旋波的这种参量激发可能是主要的。
不同类型扇形边界对地磁活动的影响
张树礼
1983, 3(4): 300-304. doi: 10.11728/cjss1983.04.300
摘要:
本文对四种不同类型的行星际磁场的扇形边界对地磁活动的影响作了统计研究,发现当扇形边界内磁场强度增加并且取南向的这种扇形边界扫过地球时,地磁活动指数Dst增加最快,大约在11小时地磁活动指数Dst达到最大值。
武昌上空电离层Es—s的发展及其相关因素
谭子勋, 黄信榆, 王燊
1983, 3(4): 305-309. doi: 10.11728/cjss1983.04.305
摘要:
本文对武昌上空电离层Es-s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与理论探讨,其结果表明:1.Es-s的出现正比于因子K=1/G(f0E√fmin。2.仪器功率对Es-s,出现率有显著影响。3.Es-s之所以表现为非磁扰日现象,乃是由于磁扰时fmin较高,妨碍了对它的观测。4.武昌上空Es-s的出现既具有前兆征候又带有后迹现象,井与由声重力波引起的分层有关。联系武昌上空电离层其它某些参量的共同特点,有可能月致效应是其共同的推动源。
动力调谐挠性陀螺倍频振动的力学分析
王惠南
1983, 3(4): 310-322. doi: 10.11728/cjss1983.04.310
摘要:
本文试图利用简便的分析方法给出多平衡环动力调谐陀螺的动力调谐条件和消除驱动轴具有二倍频角振动输入所引起的误差力矩的条件。作为特例,对当内外扭杆平面和驱动轴不正交时的单环挠性陀螺给出了动力调谐条件,以及驱动轴作二倍频角振动对陀螺漂移的影响。
多头锗空间γ谱仪探测效率的提高
马宇蒨
1983, 3(4): 323-332. doi: 10.11728/cjss1983.04.323
摘要:
在γ谱线天文观测中采用多头锗晶体作为γ谱仪中的中心探测器,以提高探测器的观测灵敏度。本文以一个九头高纯锗探测器系统为实例,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分析了入射光子在各晶体中的能损分配和各类效率的比例,给出在几种晶体输出幅度组合相加情况下,探测的全能峰效率可提高的份额。并用较完整的模型对单个晶体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
英汉空间物理词汇(续)
李再琨, 都亨
1983, 3(4): 342-353. doi: 10.11728/cjss1983.04.342
摘要:
鉴于空间物理学随着空间科学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英汉空间物理词汇》虽然刚出版不久,但由于是三年以前编写的,近几年来的新词未收集入内,再加上漏收不少词条,故已不能满足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需要。为此,我们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汇编了《英汉空间物理词汇(续)》。续编收词1000余条,现由学报刊载,以征求空间物理学界的意见和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阅。
研究简讯
SMY和第21太阳周期间地磁及太阳活动特点的分析
高美庆, 史忠先, 章公亮, 景文
1983, 3(4): 333-341. doi: 10.11728/cjss1983.04.333
摘要:
本文比较第17—21太阳周黑子数、地磁A_p指数、各周极大年≥2级耀斑数、磁暴数及第一、二、三大磁暴情况;分析了≥2级耀斑数及磁暴的分布。21周3级耀斑对应磁暴比例低于19、20周,Ⅳ型及米波射电爆发是产生磁暴的重要条件。进一步分析了21周最大磁暴、最大射电爆发引起的磁暴,最严重的电离层短波通讯干扰及有明亮物质抛射的大耀斑、双带大耀斑引起的磁暴等典型例子。最后对SMY期间22个无黑子耀斑作了分析,它们可能引起中小幅度的磁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