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9年  第9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强磁云与共转高速流的相互作用两例
章公亮
1989, 9(1): 1-12. doi: 10.11728/cjss1989.01.001
摘要:
本文利用行星际观测数据, 分析了1978年8、9月间同一起源的共转高速流两次与磁云发生的相互作用.8月27日, 强磁云为共转高速流所追赶, 磁云前半部为磁云本体, 具有强磁云的基本特征, 但后半部则为高速流追赶磁云的相互作用区, 流速图象具有明显的双台阶特征.9月25日另一异常强磁云追赶再次重现的共转高速流, 磁云前部为相互作用区, 后部为磁云本体, 但结构特征较简单磁云复杂;磁云前部流速峰值超过900km/s, 而在磁云本体.Alfvén波速峰值在600km/s以上, 非常接近局部太阳风速.此两事例进一步说明了Alfvén波速增强对磁云加速的重要作用.此外, 还就磁云引起的磁暴和宇宙线下降的特性进行了讨论.
极光西向涌浪的二维模式(线性部分)
宋礼庭
1989, 9(1): 13-19. doi: 10.11728/cjss1989.01.013
摘要:
极光西向涌浪(WTS)被定义为磁层亚暴开始的重要标志, 它是伴随带电粒子沉降过程在极光带电离层出现的特定的极光运动形态.本文给出了极光西向涌浪的二维动力学模式, 亚暴开始, 伴随粒子沉降在电离层产生离子密度梯度(电导率梯度), 在背景电场中激发出低频漂移波, 它的传播给出极光西向涌浪运动的主要特性.
射电天文中甚高频干涉仪系统电离层修正的一些注释
韩文焌
1989, 9(1): 20-26. doi: 10.11728/cjss1989.01.020
摘要:
本文结合射电天文中具体测量方法并考虑甚高频干涉仪系统参数与电离层参数间的关系, 讨论了电离层各种修正方法的含意.结论为:(1)实时实地地测量电离层参数并以同一时间尺度对观测数据作电离层改正是评比各种方法的依据.(2)在信噪比足够的情况下, 电离层模型法和双频法用10秒钟的平均观测数据作电离层修正是合理的, 但在标准源校准法中, 取Dmax=1km, 要用约3分钟的平均观测数据作电离层修正才是合理的.(3)当不规则性尺度较基线为长时, 标准源校准法可良好地消除它的影响;反之, 闭合相位技术可有效地消除它的影响.(4)如果实现双频观测, 则双频法是一个有效地消除电离层影响的方法.
清镇顽火辉石球粒陨石(EH3)的反射光谱特征
李肇辉, 欧阳自远, 邓仁达, 丁暄
1989, 9(1): 27-32. doi: 10.11728/cjss1989.01.027
摘要:
本文测定了清镇高铁群3型非平衡顽火辉石球粒陨石(EH3)的可见和近红外反射光谱, 发现其反射光谱既不同于显示Ni、Fe金属光谱特征的EH4(Abee)顽火辉石球粒陨石, 也不同于显示陨硫铁光谱特征的EH5型和EL6型平衡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清镇陨石独特的反射光谱特征可能是由于其铁纹石粒子表面存在光学厚度的吸积薄膜.吸积薄膜物质很可能是与铁纹石密切共生的陨硅磷镍铁矿, 也可能是它与硫化矿物的混合物.在清镇陨石中, 含吸积薄膜的铁纹石粒子可能具有很低的氧逸度, 它们极易被大气氧化而失去原有的反射光谱特征.文中讨论了EH3、EH4、EH5和EL6型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具有不同反射光谱特征的宇宙化学机理.
地面双臂式电场仪
李艳, 庄洪春, 丁建刚, 何渝晖
1989, 9(1): 33-44. doi: 10.11728/cjss1989.01.033
摘要:
本文描述了一种地面双臂式电场仪的原理、结构和性能, 分析了典型记录数据所代表的大气电状态;提出了等分频率的概念;从典型测量数据中分析计算出了特征阻抗值。根据与转轮式电场仪的联测记录的分析, 本文提出了区分局地电状态波动和来自高空的电状态波动的影响的方法.
太阳宇宙线的有效电荷及计算
陈贵福, 黄永年
1989, 9(1): 45-51. doi: 10.11728/cjss1989.01.045
摘要:
本文讨论了太阳宇宙线成份的高电离态的产生, 提出了计算平均有效电荷的公式, 结果与观测资料对比能很好地符合.
电离层赤道异常峰区的微分多普勒跟踪
刘选谋, 黄天锡, 刘荣道
1989, 9(1): 52-57. doi: 10.11728/cjss1989.01.052
摘要:
本文介绍在武汉(30.5°N, 114.4°E)地区利用微分多普勒方法对电离层赤道异常峰进行跟踪的结果.由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 东经115°线附近, 电离层赤道异常峰区在我国长沙(28.1°N, 113.0°E)以南和广州(23.2°N, 113.3°E)以北地段, 其北‘驼峰’顶位于衡阳(26.8°N, 112.5°E)至英德(24.2°N, 113.5°E)一带上空.对异常峰活动特征的研究也获得了一些有益结果.
北京地区电离层电子含量的某些特性
蒋和荣, 徐楚孚
1989, 9(1): 58-63. doi: 10.11728/cjss1989.01.058
摘要:
从对1980年至今的北京电离层电子含量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发现:电离层电子含量(IEC)的周日变化曲线除了绝大多数呈单峰变化外, 还有非扰动状态下的周日双峰变化、夜增长现象以及日出后不久的次极大正午之后的主极大等.本文着意于报道北京地区的IEC双峰特性和夜增现象及其随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并与其它报道进行比较.
夜间f0F2存在季节异常现象
索玉成, 李永生, 魏民军
1989, 9(1): 64-69. doi: 10.11728/cjss1989.01.064
摘要:
本文用1975.12—1986.12我国9个电离层站的资料分析得出, 在一定的纬度和太阳活动条件下, 夜间f0F2存在季节异常现象.夜间季节异常现象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只有低纬才具有夜间季节异常特征;太阳活动高年夜间季节异常的程度增加.夜间季节异常是白天f0F2季节异常现象的延续, 夏半球至冬半球的大气流动造成的中性气体浓度比(O/O2和O/N2)的季节变化, 是形成f0F2季节异常的根本原因.并初步分析了夜间季节异常的低纬局限性及随太阳活动变化的成因.
从微分多普勒观测数据确定电离层总电子含量
韩桂林
1989, 9(1): 70-73. doi: 10.11728/cjss1989.01.070
摘要:
本文提供一种对微分多普勒观测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从而得到有关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信息, 为研究电离层特性提供有用资料.
在地磁暴期间大气气旋的变化
叶宗海, 薛顺生
1989, 9(1): 74-78. doi: 10.11728/cjss1989.01.074
摘要:
本文分析了1966—1978年间地磁暴期间地球大气气旋的变化。在地磁暴发生后, 大气涡度面积指数(VAI)出现明显的扰动。在磁暴发生后第2天VAI有一个明显的增加, 然后下降, 到第4天VAI下降到最小值。但是, 不同的磁暴类型发生时, VAI的扰动特征是不同的, 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