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1年  第1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创刊辞
《空间科学学报》编委会
1981, 1(1): 1-1. doi: 10.11728/cjss1981.01.001
摘要: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所创办的《空间科学学报》, 今天同广大的读者见面了。我国空间科学工作者多年来的这一夙愿终于实现了。空间科学的研究, 可以追溯到长远的年代, 它的研究探测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众所周知, 这一学科是随着卫星的出现, 在五十年代末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被赋于了更加广泛的意义。
带电粒子在中性线磁场中运动的解析轨道
徐荣栏
1981, 1(1): 2-14. doi: 10.11728/cjss1981.01.002
摘要:
本文我们计算了带电粒子在中性线磁场中运动的解析轨道。其结果是:(1)带电粒子在中性片磁场中的运动是粒子在中性线磁场或在具有北向分量的中性片磁场中的第一级近似形式。(2)带电粒子在中性片磁场中的解析轨道的第三级近似形式与电子计算机计算的数值轨道基本相同。它们仅仅在小扰动区与非小扰动区的交界线上出现一些偏差。(3)带电粒子在整个中性片磁场的运动可以分成三种形式。粒子一方面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上作闭合的周期性轨道运动, 同时闭合轨道的中心还沿着垂直于磁场平行于中性线方向漂移。另一方面粒子还沿磁力线方向做等速运动。(4)在小扰动区中粒子的闭合轨道是一个圆轨道, 但在非小扰动区中却是一个“8”字形轨道, 其漂移速度与小扰动区漂移方向相反, 其大小也比小扰动区漂移大很多。以上结果本文都给出一个完整的解析形式。
超高能宇宙线电子在星际介质中的传播
张和祺, 曲钦岳, 汪珍如
1981, 1(1): 15-20. doi: 10.11728/cjss1981.01.015
摘要:
本文研究能量高达1012eV以上宇宙线电子在星际介质中的传播特征, 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作为一种自然的猜测, 宇宙线电子高能成份的区域性特征, 可能是导致银河系γ射线辐射的非均匀成团状分布结构的直接原因。
冕洞中的温度分布与阿尔芬涨落能流
赵学溥
1981, 1(1): 21-30. doi: 10.11728/cjss1981.01.021
摘要:
基于两个假设即冕洞中的阿尔芬涨落无阻尼传播和日冕温度范围为9×103K—2.5×106K, 首先导出了快发散流管中阿尔芬涨落无阻尼传播特征;然后利用Munro-Jackson观测结果, 通过数值计算, 确定了可接受的冕洞温度分布;同时确定了冕洞中可能存在的冕底阿尔芬涨落能流为5×105—1×106ergs cm-2sec-1。分析表明, 这样大小的能流对加速冕洞等离子体成为高速风流是有效的和足够的。
太阳宇宙线的传播效应(Ⅱ)——峰值谱的传播改正
章公亮
1981, 1(1): 31-40. doi: 10.11728/cjss1981.01.031
摘要:
根据太阳宇宙线传播方程的量纲分析解, 讨论了传播对宇宙线事件峰值谱的影响, 着重指出对其进行传播改正的重要性。太阳风对流是低能谱变坦的可能原因之一, 在一定条件下, 幂律型发射谱可以变成指数型观测谱, 动能幂律谱也可以变成刚度幂律谱。能谱的幂指数随源耀斑的磁方位角而增加, 分布有明显的东西不对称性。进一步对第20周的相对论性太阳质子事件进行传播改正, 求出发射谱, 其中有些可表达成统一指数的幂律谱, 有些仍有低能段趋坦现象。
磁层顶间断的识别
周国成
1981, 1(1): 41-46. doi: 10.11728/cjss1981.01.041
摘要(2078) PDF 499KB(11846)
摘要:
在本文里我们研究了用磁场、整体流速和热力学参量的间断特征来识别磁层顶间断类型的可能性。这种方法本身与磁层顶的法线方向无关。分析表明,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识别磁层顶上可能出现的若干种间断。
美国标准大气1976的几点分析
孙超
1981, 1(1): 47-51. doi: 10.11728/cjss1981.01.047
摘要:
本文分析了美国标准大气1976的大气参数表及制定的物理假设, 其主要结果是:1.可用绝对温度来定义整个温度剖面T(Z), 而不用“分子量温度”TM。2.温度剖面的椭圆段在110公里处引进了一个量级为10-7J/m3·s的过大散热源。3.看来大气参数表中唯一的“系统”错误是导热系数。4.详细讨论了联结均匀大气层和高层非均匀大气计算的各种可能途径。5.建议在高层大气模式中引进CO2分量并降低计算界面到80公里。
质子事件上升时间及峰值强度的统计研究
程栋元, 吴寄萍
1981, 1(1): 52-56. doi: 10.11728/cjss1981.01.052
摘要:
在耀斑已基本确定为质子耀斑的情况下, 为了对即将到达地球的太阳质子作出半定量的粗略预报(警报), 即估计从观测到光学耀斑开始, 需经多长时间质子通量将到达峰值;峰值强度有多大。为此, 我们收集了1967年5月—1972年12月约五年半期间国外发表的比较系统的质子事件资料, 以及相应的太阳耀斑和太阳射电资料。
Dst指数和AE指数的相关关系
都亨, 谢榴香
1981, 1(1): 57-59. doi: 10.11728/cjss1981.01.057
摘要:
本文对1972年7月至1974年12月的Dst指数和AE指数(时均值)作了初步的统计分析。每半年的资料所得到的相关系数在0.5到0.6之间。当地磁场扰动程度增大时, 即Dst指数的值减小时, 相关系数的值减小。因为Dst指数主要反映赤道环电流的强度, AE指数主要反映极光带电急流的强度, 因此这两个指数间的关系有可能反映这两个电流体系之间的关系。行星际磁场的南北分量Bz对这种关系没有明显的影响。
太阳大气中磁场的扭转储能
刘新萍, 敖超
1981, 1(1): 60-67. doi: 10.11728/cjss1981.01.060
摘要:
本文从完整的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出发, 研究太阳大气中磁力线管根部的扭转储存能量。通过数值方法, 研究了包含太阳表面过渡区在内的非线性无力场的动力学演化。假设初始磁场位形为势场, 根部等离子体运动使活动区磁场扭转。磁能蓬新分布, 在局部区域中储存大量的磁能。计算结果给出非线性无力场的定量关系, 可以解释太阳耀斑的储能过程。
局部地区高空磁场的计算方法
安振昌, 徐元芳
1981, 1(1): 68-73. doi: 10.11728/cjss1981.01.068
摘要:
本文用曲面样条函数表示地磁场及其水平梯度在地面上的分布, 从而使A.J.Zmuda提出的计算高空磁场的方法更加简便。本文还给出了借助于局部地区地磁场的球谐分析, 计算高空磁场的方法。
陨石宇宙成因核素的研究
周小霞, 宋绍仪, 李瑞香
1981, 1(1): 74-76. doi: 10.11728/cjss1981.01.074
摘要: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吉林陨石宇宙成因核素的研究。特别对吉林陨石Ⅰ号的四个深度样品的CO60深度分布和样品的定位作了详细的描述。最后也讨论了吉林陨石的多重暴露历史。
日全食期间雷电脉冲主频率的概率分布估计
凌福根
1981, 1(1): 77-81. doi: 10.11728/cjss1981.01.077
摘要:
本文利用日全食期间雷电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 研究了雷电脉冲信号主频率的概率分布, 并与非日全食期间的日常雷电信号作了比较。结果认为:日全食期间雷电脉冲的主频率服从高斯分布, 其均值μ和根方差σ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8845赫芝≤μ<10381赫芝和2485赫芝≤σ<3203赫芝;但是非日全食期间雷电脉冲的主频率不服从高斯分布, 它他的均值明显地低于日全食期间的主频率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