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7年  第17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高频Alfven波供能的日冕及太阳风模型
朱晓梅, 涂传诒, 胡友秋
1997, 17(3): 193-199. doi: 10.11728/cjss1997.03.193
摘要:
空间探测的最新结果表明,太阳大气中广泛存在小尺度喷发事件,这些事件被认为是由新浮现磁通量导致的小尺度磁重联的表现.小尺度磁重联同时会产生高频Alfven波.本文给出了建立在上述思想基础上的描述日冕加热及太阳风加速的时变二元流体模型的一组数值解,显示解的时间演化、收敛特性及守恒特性.在对由过渡区发出的高频Alfven波频谱的适当假设下,数值解能够解释日冕及太阳风等多方面的观测结果,包括日冕加热,极冕洞密度径向变化,太阳风近日冕底部加速,及在0.3AU观测到的高速流特征.
行星际结构与垂直无碰撞激波的相互作用
陆全明, 李毅, 王水
1997, 17(3): 200-205. doi: 10.11728/cjss1997.03.200
摘要:
应用一维混合模拟方法数值研究了两种行星际结构──反向磁场和高密度等离子团与垂直无碰撞激波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激波上游区磁场的反向,下游区磁场将逐渐改变符号,且等离子体密度和速度分别呈现较强的湍动.激波上游和下游的物理量依然满足Rankine-Hugonoit关系.当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团通过垂直无碰撞激波时,部分质子被激波反射,部分质子被加速并进入下游区域.由于质子速度分布为非Maxwell分布,在激波下游也激发出较强的湍动.
彗星环境中尘埃等离子体的电荷涨落和静电波动
石志东, 李中元, 王旭宇
1997, 17(3): 206-211. doi: 10.11728/cjss1997.03.206
摘要:
本文分析了尘埃等离子体中尘埃颗粒的带电过程,给出了一套自洽的工流体方程组.运用这组方程研究了尘埃电荷的起伏涨落,得到了非磁化均匀尘埃等离子体中静电波动的色散关系.针对彗星空间环境中尘埃等离子体的特点,讨论了尘埃电荷的涨落对各种静电波动的影响.
一个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
涂剑南, 刘立波, 保宗悌
1997, 17(3): 212-219. doi: 10.11728/cjss1997.03.212
摘要:
建立一个改进的低纬F层时变理论模式.采用沿磁力线分布的固定网格点,利用算子分裂方法求解离子连续性和动量方程,给出O+、N2+、O2+和NO+密度随纬度、高度变化的二维分布.对太阳活动高年的春分季节东亚区赤道异常日变化进行的模拟计算,较好地再现了赤道异常的典型特征.计算结果也表明HWM90模式给出的低纬夜间风速可能偏大;东亚区垂直漂移速度可能比美洲区的要小.
用Hamilton方法研究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
夏一飞, 萧耐园, 成灼
1997, 17(3): 220-226. doi: 10.11728/cjss1997.03.220
摘要:
本文用Hamilton方法研究了弹性地球在日月引潮力势作用下产生形变后对地球自转速率的影响,考虑了潮汐形变的相位延迟,选择地球模型PREM参数进行了计算,理论上求得地球自转长期减慢值为-5.711×10-22rad/s2,与观测结果符合很好.结果表明,对地球自转长期减慢起主要影响是扇谐潮,由月亮引潮力势产生的影响远比太阳重要.
太阳质子事件与微波爆发的某些特征
高正民, 傅其骏
1997, 17(3): 227-233. doi: 10.11728/cjss1997.03.227
摘要:
选用NOAA提供的太阳质子事件表以及SGD发表的与其相关的射电多波段的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试图从厘米波,毫米波爆发与质子事件的关系上寻找规律,从而获得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太阳微波射电快速精细结构亚类型的观测分析
谢瑞祥, 汪敏
1997, 17(3): 234-242. doi: 10.11728/cjss1997.03.234
摘要:
通过分析"云南天文台4波段太阳射电快速同步观测系统"1990-01-1994-01取得的103个射电爆发,发现其中29个存在不同类型的快速精细结构(FFS).尤其是发现了几个少见的亚类FFS现象.本文仅介绍两个亚类型:窄带变周期脉动和宽带慢漂移长周期脉动.这些现象表明太阳射电FFS的多样性,它们发生在射电爆发的不同阶段(耀斑不同相),从而说明在耀斑演化中日冕非热电子的加速或注入可能贯穿于整个耀斑发展过程.由于耀斑后相FFS的发生,可验证耀斑后相存在磁重联和似环结构(耀斑后环)的重新形成.由于不同的亚类FFS反映日冕中存奇特别的环境条件,从而推测日冕中可能存在更复杂的多重类型的磁结构.
X射线耀斑的强度指标
刘绍亮, 胡小龙, 王家龙
1997, 17(3): 243-247. doi: 10.11728/cjss1997.03.243
摘要:
本文利用GOES-7卫星的1分钟记录资料研究了1991年3月和6月期间6个大X耀斑伴随的软X射线爆发特性和源强度的关系。结果指出:对X射线耀斑,其射线辐射流量上升快的在日冕中激起的激波速度也较快.数值模拟研究指出,这可能反映爆发能量释放速率是源强度的主要指标.
根据行星际闪烁(IPS)的双频互谱估计太阳风速度
叶品中, 宋希圣
1997, 17(3): 248-254. doi: 10.11728/cjss1997.03.248
摘要:
本文讨论了观测频率为232MHz和327MHz时,利用互谱的方法估计太阳风速度的可能性、考虑路径积分效应,结果表明在17°≤ε≤50°范围内,对于几种可能的太阳风速度分布,由互谱所得结果与太阳风速度值差别小于15%.
用BP神经网络预报太阳活动第23周的黑子数
田剑华
1997, 17(3): 255-260. doi: 10.11728/cjss1997.03.255
摘要:
本文设计、训练和利用BP神经网络,对1750年以来的各太阳活动周上升段和下降段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数据进行了分类和模式识别,得到各太阳活动周上升周期及其上升期间太阳黑子数平滑月均值相当好的模拟结果;在此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太阳活动第22周上升周期及太阳黑子数的最大平滑月均值预报结果;还作出太阳活动第23周的上升周期及太阳黑子数的最大平滑月均值的预报结果.
82-92km高度范围大气湍流能量耗散率的一个个例研究
吴永富
1997, 17(3): 261-267. doi: 10.11728/cjss1997.03.261
摘要:
使用Chaff和落球火箭测量的垂直速度和温度数据研究湍流结构和它的产生.结果表明湍流存在多层桔构.在强湍流层,动力不稳定,和MST雷达回波功率间有好的相关,认为强湍流层和雷达回波与动力不稳定有关.水平速度垂直波数谱表明,观测谱与他和谱模式有极好的一致,认为强湍流层和雷达回波通过动力不稳定直接与重力波饱和相联系.
弹道-升力式返回器伞舱盖弹射地面模拟试验准则
李大耀
1997, 17(3): 268-273. doi: 10.11728/cjss1997.03.268
摘要:
根据动力学原理导出了飞行条件和地面试验台、火箭撬试验状态下,伞舱盖在弹射过程中相对于弹道-升力式返回器主体的运动方程.由此,得到伞舱盖地面弹射模拟试验应遵循的准则和应增设的附加力.
复杂腔体中流弹耦合振动的有限元解
岳宝增, 王照林, 匡金炉, 李俊峰
1997, 17(3): 274-281. doi: 10.11728/cjss1997.03.274
摘要:
本文根据对称性采用半解析有限元法,将带有球形弹性隔板的球形贮箱中的三维流弹耦合问题化为两维问题.对流体域采用三角形环单元,球壳隔板采用截锥单元,分别应用Galerkin方法和Hamilton原理对流体和球壳隔板推导出了有限元离散方程.编制了计算机计算程序,并利用Arnoldi方法进行了算例计算与分析.
姿态运动对落舱微重力的影响研究
楼岳, 王麟华, 孙先仿, 宁文如, 范跃祖
1997, 17(3): 282-288. doi: 10.11728/cjss1997.03.282
摘要:
本文采用试验的均匀设计方法,结合对气动力矩的理论估算,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了姿态运动对落舱微重力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落舱下落的前60s内,要想保持优于10-3g数量级的微重力水平,以满足一般科学实验的要求,则必须安装姿态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