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2年  第12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论文
一个太阳硬X射线爆的观测特性
周爱华
1992, 12(4): 241-248. doi: 10.11728/cjss1992.04.241
摘要:
本文分析了1981年4月27日的一个特大高能爆发。它在硬X射线(HXR)、γ射线和微波(MW)记录上显示一一对应的多脉冲结构。文中讨论了这些脉冲的寿命、时延与HXR的能量、MW的波长之间的关系,发现时延量与湍动加速所预期的值相符合。提出了各脉冲期间的谱呈软→硬→软的演化,可能是由高能电子受到加速的看法。还对产生HXR的高能电子的谱指数、电子总数和MW源区的磁场也作了估计。
太阳耀斑行星际激波传播中的追赶效应
顾惠成, 魏奉思, 吕建永
1992, 12(4): 249-257. doi: 10.11728/cjss1992.04.249
摘要:
本文采用二维MHD模型对具有不同间隔时间的2个耀斑先后爆发,模拟研究它们所对应的行星际激波间的追赶效应,并和单个耀斑所产生的行星际激波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间隔时间一天以内的2个耀斑激波在行星际空间向外传播时,激波之间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发生,间隔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激波传播过程中追赶效应的强弱。根据数值试验结果,追赶效应可归纳为4类,(1)强追赶效应,(2)中等追赶效应,(3)弱追赶效应,(4)无追赶效应。属于强追赶效应的2个耀斑激波传播至1AU处,产生的行星际扰动非常相似于单个耀斑激波的扰动。
黄道面内行星际激波相互碰撞作用过程研究——能量效应
吕建永, 魏奉思, 顾惠成
1992, 12(4): 258-269. doi: 10.11728/cjss1992.04.258
摘要:
本文用两维半MHD数值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两邻近扰动源所产生的激波在行星际空间黄道面内不同能量时的相互碰撞过程。在内边界(18Rs)两扰动中心的间距取为36°。结果表明:两弱激波(速度在500km/s左右以下)不会产生汇合,而是各自独立地传播;两中等强度激波(速度在1000km/s左右)将发生汇合,但在IAU尚可分辨;两强激波(速度在2000km/s以上)则在1AU以内已发生汇合,汇合后形成一个新激波,其磁场结构与单激波明显不同。激波能量越大,两激波汇合的越快。
宇宙线暴时增加及其特征
叶宗海, 孙小青
1992, 12(4): 270-278. doi: 10.11728/cjss1992.04.270
摘要:
利用11个地面超中子堆的资料分析了6个不同地磁暴期间由于赤道环电流增强引起的暴时增加,并分析了它们的特征。结果表明,地磁暴愈强,暴时增加愈明显。暴时增加与地磁H分量的变化有很好的负相关,并有明显的纬度效应或与地磁截止刚度有依赖关系。北京地区是暴时增加相当明显的区域。暴时增加还有明显的地方时依赖关系。在白昼一侧的增加更大,表明环电流具有不对称性的特征。
磁层中哨声波与电子的相互作用
胡雄, 张训械
1992, 12(4): 279-286. doi: 10.11728/cjss1992.04.279
摘要:
哨声波与磁层中电子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导致电子投掷角降低,沉降到低电离层,引起局部电离增强,而诱发Trimpi效应。本文讨论波-粒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并利用超粒子法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指出共振不仅与电子的速度有关,而且与电子初始拉莫尔相位角有关;计算得到了相互作用时共振电子相位聚焦效应、非共振电子相位聚束效应及电子速度-相位空间中的不均匀振荡等一些结果。同时,也给出了波-电子相互作用引起的沉降电子能量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和沉降电子的能量分布。
一种电离层物理模型及其在F1谷区形成讨论中的应用
高铭, 肖佐
1992, 12(4): 287-297. doi: 10.11728/cjss1992.04.287
摘要:
在电离层F区考虑了三种中性成分的4种离子(O+、No+、N2+和O2+),从严格的电子和离子密度连续方程出发,由中性风所满足的动力学方程和离子运动方程解出水平中性风,从而得到离子垂直漂移速度,由此建立了一种电离层的物理模式;并用此模式,针对我国中、低纬(116°E,30°N)地区,讨论了光化学作用对F1层的影响和动力学效应在F层中的作用。着重讨论由水平中性风引起的离子垂直漂移运动对F1谷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化平衡模式下,E区明显形成。在太阳活动低年夏季可产生明显的F1“凸缘”。但仅靠光化平衡作用不能产生深的F1谷区,也不能解释F2层的形成;双极扩散是F2层形成的主要机制;中性风的因素对E层影响不大,却可以在太阳活动低年夏季产生谷深在0.05—0.1的深F1谷区。用此模式还计算了F1谷区日变化,结果表明:中性风影响模式能较好地反映我国中低纬地区F1谷区变化的地域特征。
电离层峰区的等离子体漂移
张顺荣, 苏元智, 黄信榆
1992, 12(4): 298-304. doi: 10.11728/cjss1992.04.298
摘要:
根据垂测数据、利用伺服模式讨论了中低纬上空电离层峰区等离子体垂直漂移速度的日变化形态及其随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等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漂移速度的凌晨凹陷与日出凸起现象,指出了可能的形成机制。
低纬100—200km间电子数密度的变化
徐秀娟, 陈耀武
1992, 12(4): 305-312. doi: 10.11728/cjss1992.04.305
摘要:
利用光化平衡模式计算了低纬100—200km间白天电子数密度的变化。求得E-F1谷区的谷深,谷宽、谷高的变化特征。获得如下结果:a.太阳活动明显影响电子数密度随高度及太阳天顶角的变化,发现太阳活动指数与电子数密度间不仅存在正相关,而且存在负相关;b.太阳活动明显影响E-F1谷区的形态。在一定太阳活动条件下,对同一太阳赤纬和地理纬度,谷深、谷宽与太阳天顶角的关系难以用一简单函数来表示;c.太阳耀斑、地磁活动对该区电子密度有明显影响;d.在讨论100—200km间电子密度时不能忽略O+(2P)和NO的光电离率。
1989年3月太阳活动引起的电离层骚扰
黄庆铭
1992, 12(4): 313-317. doi: 10.11728/cjss1992.04.313
摘要:
本文利用我国,苏联,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16个电离层观测站的资料,分析了1989年3月太阳耀斑引起的大电离层骚扰特征。
研究简讯
西藏高原、广州地区f0E,f0Es,fbEs的某些变化特征
李玉辉
1992, 12(4): 318-320. doi: 10.11728/cjss1992.04.318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