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类星体的X射线辐射研究

张和祺 刘汝良 杨海寿

张和祺, 刘汝良, 杨海寿. 类星体的X射线辐射研究[J]. 空间科学学报, 1983, 3(2): 146-156. doi: 10.11728/cjss1983.02.146
引用本文: 张和祺, 刘汝良, 杨海寿. 类星体的X射线辐射研究[J]. 空间科学学报, 1983, 3(2): 146-156. doi: 10.11728/cjss1983.02.146
Zhang He-qi, Liu Bu-liang, Yang Hai-shou. X-RAY STUDIES OF QUASARS[J].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 1983, 3(2): 146-156. doi: 10.11728/cjss1983.02.146
Citation: Zhang He-qi, Liu Bu-liang, Yang Hai-shou. X-RAY STUDIES OF QUASARS[J].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 1983, 3(2): 146-156. doi: 10.11728/cjss1983.02.146

类星体的X射线辐射研究

doi: 10.11728/cjss1983.02.146 cstr: 32142.14.cjss1983.02.146

X-RAY STUDIES OF QUASARS

  • 摘要: 由爱因斯坦天文台最近观测到的273个类星体、Ⅰ型Seyfeft星系的软X射线光度(Lx为0.5—4.5keV)资料,与它们的红移z值构成一个连续序列(图1)。利用球对称吸积模型计算得到:高红移的类星体,由于其较大的吸积率,在这个序列上停留的时间较短(~106年);而低红移类星体及Ⅰ型Seyfert星系停留的时间较长(~108年)。利用现有的107个类星体的射电单色光度lr,光学单色光度lo以及X射线单色光度lx的资料,讨论了类星体大尺度谱的硬度,发现类星体的光学光度有两个不同的演化阶段;文中还定性地讨论了类星体射电辐射机制不同于光学和射电辐射的机制之处。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74
  • HTML全文浏览量:  135
  • PDF下载量:  1008
  • 被引次数: 

    0(来源:Crossref)

    0(来源:其他)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2-10-09
  • 修回日期:  1900-01-01
  • 刊出日期:  1983-04-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