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利用COSMIC数据研究顶部电离层O+扩散流的统计特征

陈光明 徐寄遥 Wang Wenbin Lei Jiuhou Deng Yue

陈光明, 徐寄遥, Wang Wenbin, Lei Jiuhou, Deng Yue. 利用COSMIC数据研究顶部电离层O+扩散流的统计特征[J]. 空间科学学报, 2010, 30(2): 121-131. doi: 10.11728/cjss2010.02.121
引用本文: 陈光明, 徐寄遥, Wang Wenbin, Lei Jiuhou, Deng Yue. 利用COSMIC数据研究顶部电离层O+扩散流的统计特征[J]. 空间科学学报, 2010, 30(2): 121-131. doi: 10.11728/cjss2010.02.121
Chen Guangming, Xu Jiyao, Wang Wenbin, Lei Jiuhou, Deng Yue. Plasma Diffusive Flows in the Topside Ionosphere From Radio Occultation Measurements by COSMIC[J].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 2010, 30(2): 121-131. doi: 10.11728/cjss2010.02.121
Citation: Chen Guangming, Xu Jiyao, Wang Wenbin, Lei Jiuhou, Deng Yue. Plasma Diffusive Flows in the Topside Ionosphere From Radio Occultation Measurements by COSMIC[J].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 2010, 30(2): 121-131. doi: 10.11728/cjss2010.02.121

利用COSMIC数据研究顶部电离层O+扩散流的统计特征

doi: 10.11728/cjss2010.02.121 cstr: 32142.14.cjss2010.02.121

Plasma Diffusive Flows in the Topside Ionosphere From Radio Occultation Measurements by COSMIC

  • 摘要: 从等离子体运动方程出发, 利用COSMIC星座的掩星数据, 借助相关经验模式, 计算了太阳活动低年顶部电离层O+场向扩散速度和扩散通量, 并分析了其全球分布和日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白天等离子体扩散速度的方向随高度增加由向下(极向)逐步变为向上(赤道向), 方向转变的高度一般在hmF2+80 km以下. 在白天较高高度, 南北磁纬10º ~20 º存在着向上方向的最大扩散速度和扩散通量; 而在夜间, 南北磁纬30º~40 º存在向下方向的最大扩散速度和扩散通量. 在分点, 南北半球的扩散通量和扩散速度大致对称; 而在至点, 扩散通量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半球不对称现象. 另外, 不同纬度的扩散速度有着不同的日变化特征.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89
  • HTML全文浏览量:  166
  • PDF下载量:  1134
  • 被引次数: 

    0(来源:Crossref)

    0(来源:其他)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修回日期:  1900-01-01
  • 刊出日期:  2010-03-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