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8-2020年120°E上空电离层赤道电离异常冬季纬度偏移现象

黄林峰

黄林峰. 1998-2020年120°E上空电离层赤道电离异常冬季纬度偏移现象[J]. 空间科学学报. doi: 10.11728/cjss2024-0136
引用本文: 黄林峰. 1998-2020年120°E上空电离层赤道电离异常冬季纬度偏移现象[J]. 空间科学学报. doi: 10.11728/cjss2024-0136

1998-2020年120°E上空电离层赤道电离异常冬季纬度偏移现象

doi: 10.11728/cjss2024-0136 cstr: 32142.14.cjss2024-013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摘要: 基于俄罗斯科学院IZMIRAN研究所提供的1998年至2020年期间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F2层临界频率(foF2)与峰值高度(hmF2)数据,分析了在地磁活动平静期间经度120°E上空电离层赤道异常(EIA)半球不对称性与冬季纬度位置偏移现象,并探讨其可能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夏冬至期间EIA双峰强度不对称性随太阳活动变化特征差异明显,冬至期间不对称性与太阳活动相关性明显,太阳活动低时整体表现为南驼峰较强,太阳活动高时变为以北驼峰较强为主,而夏至期间不对称性与太阳活动变化相关性不显著且趋势与冬至相反;EIA双峰结构纬度位置在冬季期间呈现出向南半球偏移的现象,且南驼峰纬度位置偏移量相对更明显,特别是在太阳活动低时双峰结构偏移特征表现更加显著。在120°E上冬至期间,跨赤道中性风是EIA双峰强度影响半球不对称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冬季EIA双峰结构纬度偏移的主要因素可能与太阳直射点等离子体浓度背景场的地理控制作用有关。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0
  • HTML全文浏览量:  7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0(来源:Crossref)

    0(来源:其他)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10-24
  • 录用日期:  2024-12-16
  • 修回日期:  2024-12-10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12-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