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夜光云季起始时间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孙韶阳 郜海阳 江百川 李想 闫美加

孙韶阳, 郜海阳, 江百川, 李想, 闫美加. 夜光云季起始时间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空间科学学报. doi: 10.11728/cjss2025-0035
引用本文: 孙韶阳, 郜海阳, 江百川, 李想, 闫美加. 夜光云季起始时间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空间科学学报. doi: 10.11728/cjss2025-0035

夜光云季起始时间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doi: 10.11728/cjss2025-0035
  • 摘要: 夜光云作为形成于中高层大气(约83 km)的冰晶云,其季节起始时间是研究极地中间层热力学与动力学耦合过程的重要参数。本文基于1979–2023年多源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南北半球夜光云季节起始时间的长期演变特征,并分析其与平流层纬向风场反转事件及太阳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北半球夜光云起始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南半球的年际变幅(标准差22天)约为北半球(11天)的两倍,可能与半球间大气环流模态、重力波活动强度等热力、动力过程差异有关。在南半球,夜光云季起始时间与平流层纬向平均风的反转时间表现出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对于北半球,虽然呈现反相关特性,但约60天的相隔时间并不能直接判定两者的影响关系。太阳活动(Lyman-α辐射)对夜光云季节起始的调控也呈现半球不对称性,北半球在2011年前与太阳活动呈一定的负相关,后期因平流层动力背景转变而衰减,南半球则表现为微弱响应,表明太阳辐射效应与动力过程可能共同发挥作用。此外,多源数据在结果上的差异,也表明不同探测体制和数据类型会对夜光云长期变化特性研究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8
  • HTML全文浏览量:  1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来源:Crossref)

    0(来源:其他)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5-03-08
  • 录用日期:  2025-04-14
  • 修回日期:  2025-04-0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5-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