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恒星掩星方法在大气氧气密度探测中的应用与进展

李政 吴小成 胡雄 闫召爱

李政, 吴小成, 胡雄, 闫召爱. 恒星掩星方法在大气氧气密度探测中的应用与进展[J]. 空间科学学报. doi: 10.11728/cjss2025-0083
引用本文: 李政, 吴小成, 胡雄, 闫召爱. 恒星掩星方法在大气氧气密度探测中的应用与进展[J]. 空间科学学报. doi: 10.11728/cjss2025-0083
Applications and Advances of Solar and Stellar Occultation Technique in Atmospheric Oxygen Density Measure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 doi: 10.11728/cjss2025-0083
Citation: Applications and Advances of Solar and Stellar Occultation Technique in Atmospheric Oxygen Density Measure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 doi: 10.11728/cjss2025-0083

恒星掩星方法在大气氧气密度探测中的应用与进展

doi: 10.11728/cjss2025-0083
基金项目: 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E5262QA2)

Applications and Advances of Solar and Stellar Occultation Technique in Atmospheric Oxygen Density Measurement

  • 摘要: 临近空间大气氧气密度是研究地球大气结构、热力学特性和空间天气过程的关键参数,对研究大气建模预报、空间目标轨道预测等具有重要科学和应用价值。然而,传统探测手段在垂直分辨率、全球覆盖和长期监测方面存在局限。恒星掩星技术作为一种被动遥感方法,通过分析日光或星光穿过大气时的吸收特征,为氧气密度探测提供了解决方案。该技术已发展出140−160 nm紫外舒曼龙格吸收带与760 nm红外A吸收带的双波段探测体系。其紫外吸收带凭借强吸收特性适用于130 km以上高层大气探测,而红外A波段通过高分辨率光谱分析实现了15−85 km范围内氧气密度、温度及气压的同步反演。SAGE III、GOMOS等卫星任务通过优化光谱配置与反演算法,显著提升了探测精度。然而,温度敏感性、星源信号强度等挑战仍需突破。本文首次系统比较了紫外与红外波段在氧气探测中的互补优势,梳理了从OAO-2到GOLD等多代载荷的技术演进,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该综述不仅为大气遥感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还揭示了双波段协同探测潜力,这将为下一代大气探测任务的设计指明方向。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来源:Crossref)

    0(来源:其他)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5-05-29
  • 录用日期:  2025-07-14
  • 修回日期:  2025-07-1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7-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